在成都世运会开幕倒计时的热潮中,央视新闻主播张韬近日以特殊身份亮相 “熊猫故乡”,与本届世运会吉祥物 “蜀宝”“锦仔” 暖心同框,引发全网关注。作为土生土长的四川人,张韬此次不仅以开幕式解说员身份回归故里,更通过镜头向公众传递大熊猫保护的深层意义,让这对憨态可掬的 “世运三宝” 成为连接体育精神与生态文明的桥梁。
张韬与 “蜀宝”“锦仔” 的首次公开互动,发生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宣传片拍摄现场。作为世运会官方宣传片《哪吒之三宝闯世运》的重要环节,张韬身着定制的熊猫元素西装,与动画角色 “哪吒” 及实体吉祥物共同演绎 “运动 + 生态” 的主题。镜头中,他手持竹子轻唤 “蜀宝”,而以大熊猫为原型的吉祥物则环抱篮球做出投篮姿势,一旁的金丝猴 “锦仔” 踩着滑板飞跃障碍物,巧妙融合了世运会的 26 个竞赛项目。
这一画面的构思并非偶然。张韬在接受采访时透露,此次合作源于他对家乡的特殊情感:“蜀宝和锦仔不仅是世运会的符号,更是四川生态保护的缩影。它们的设计灵感来自大熊猫和川金丝猴这对‘伴生动物’,一个黑白经典,一个灵动多彩,正好呼应了成都‘公园城市’的理念。” 他特别提到,吉祥物的名字 “蜀宝” 取自四川古称,“锦仔” 则暗合蜀锦文化,这种 “生物 + 人文” 的双重寓意,正是他希望通过解说传递给全球观众的核心信息。
作为央视《新闻直播间》的资深主播,张韬近年来频繁参与公益传播。2025 年初,他曾担任重庆春晚分会场主持人,借机呼吁关注长江流域生态保护;此次回归成都,他更将世运会视为推广生物多样性的舞台。在基地探访期间,他深入了解大熊猫野化培训项目,亲手为大熊猫幼崽制作 “窝窝头”,并体验了红外相机监测工作。
“你看这只大熊猫的粪便,里面残留的竹纤维说明它的消化系统很健康。” 在基地科研人员的指导下,张韬展示了如何通过粪便分析大熊猫的栖息地质量。他特别提到,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大熊猫保护机构,目前已成功实现 “三难”(发情难、受孕难、存活难)技术突破,圈养种群数量占全球 70% 以上。这些专业知识的积累,让他在开幕式解说中能自然融入生态保护的叙事,例如将运动员的拼搏精神与大熊猫 “伞护效应” 类比 —— 保护大熊猫的同时,也庇护了 800 余种同域分布的珍稀物种。
尽管 “蜀宝”“锦仔” 是虚拟角色,但其设计原型均来自真实的保护案例。“蜀宝” 的外貌参考了成都基地的明星大熊猫 “芝麻”,这只曾担任大运会吉祥物 “蓉宝” 原型的雌性大熊猫,如今已成为国际合作的象征。2020 年,“芝麻” 的双胞胎幼崽 “润玥” 和 “和花” 通过直播吸引了超 10 亿次观看,其 “越狱” 视频更登上全球热搜,成为现象级文化事件。而 “锦仔” 的灵感则来源于雪宝顶自然保护区的川金丝猴种群,这里生活着全球最大的野生川金丝猴群体,其栖息地连通工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 “生态修复典范”。
值得关注的是,这对吉祥物的 “人设” 并非一成不变。在世运会期间,它们将化身 “文化大使”,出现在成都 15 个 “世运空间” 城市微场景中。从宽窄巷子的互动装置到科幻馆的全息投影,公众可以通过 AR 技术与 “蜀宝”“锦仔” 合影,解锁大熊猫国家公园的虚拟游览权限。张韬对此评价道:“这种沉浸式体验让冰冷的保护数据变得鲜活。当孩子们通过游戏了解到大熊猫的栖息地正在以每年 3% 的速度恢复时,保护意识便在潜移默化中扎根。”
成都世运会的 “绿色基因” 不仅体现在吉祥物设计上。根据组委会公布的《可持续发展报告》,赛事场馆 100% 使用可再生能源,主会场 “凤凰山体育中心” 采用 “海绵城市” 技术,雨水收集系统可满足全年灌溉需求。更具突破性的是,世运会首创 “生物多样性门票”—— 每位观众购票时可选择捐赠 1 元,用于大熊猫栖息地修复,截至目前已筹集善款超 2000 万元。
张韬在参与相关活动时特别强调:“体育盛会不应只是短期的狂欢。成都世运会的真正价值,在于将‘生态优先’的理念植入城市发展基因。” 他举例说,世运会火炬传递路线特意经过大熊猫国家公园入口,传递者包括外籍科研专家詹姆斯・阿亚拉 —— 这位在成都工作 15 年的 “熊猫奶爸”,曾因成功繁育多只大熊猫幼崽获得 “天府友谊奖”。这种 “科学家 + 运动员” 的组合,正是成都向世界展示 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” 的生动注脚。
随着世运会开幕临近,张韬与 “蜀宝”“锦仔” 的同框画面已成为社交媒体的热门话题。有网友评论:“没想到看个运动会还能学知识,原来大熊猫的便便还有这么多学问!” 这种寓教于乐的传播方式,恰是张韬此次跨界的初衷 —— 让生态保护从专业领域走向大众视野。正如他在宣传片中所说:“每一只大熊猫的健康成长,都是人类与自然和解的勋章。成都世运会不仅是运动员的竞技场,更是全球公民守护地球的‘接力赛’。”
ky体育这场以熊猫为媒的体育盛会,终将留下超越奖牌的遗产。当 “蜀宝” 和 “锦仔” 的形象随着赛事转播传遍世界,当张韬的川普解说让 “安逸”“巴适” 成为国际流行语,成都正在用创新的方式告诉世界:保护生物多样性,既是对历史的传承,也是对未来的承诺。而这,或许正是 “国宝” 与 “世运” 碰撞出的最动人火花。